房屋使用維修責任 房屋使用維修責任劃分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房屋使用維修責任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房屋使用維修責任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通過中介買房,之后房子出現一些問題需要維修,中介會負責嗎?
兄弟,你想多了,中介是一個什么機構你知道嗎?他不負責給你修房子,你通過他們買的房子,他帶你去看了房子,你自己認為可以之后自己交的定金,首付,這是你自己的問題,不是中介的問題,中介只給你辦理網簽,過戶,辦理貸款,這就是二手房不好的地方,買二手房的時候一定要看好,不是吃虧的是你。
中介只是房子賣方和買方中間的一個交接環節,所以,一般中介不會負這種責任的。
1、一般房子有問題,找的是物業
房屋的質量問題,我們需要找物業來解決,而中介只是幫我們買到房子。
但具體還是要看這個問題是什么樣的問題,比如你說的是頂樓漏水,那么就是房屋質量的問題,這個首先考慮的是找中介來維修,在頂樓做好防水的工作。
2、其次看中介是否有故意隱瞞漏水情況的嫌疑
其實,你在看房的時候,一切不利的因素,中介都不會說的,既然你買的是頂樓,那么頂樓漏水的問題,就應當提前問清楚,如果中介是說不漏水,那么下雨了就漏水,個人覺得中介有一定的責任。因為可能涉及到虛假銷售的問題。
但是,即便是中介當時說房子不漏水,你還是很難找中介維權的。
因為,在購房合同中,這一項根本不會體現出來,合同上肯定沒寫,這個房子保證不漏水,而且,你在購房的時候,即便中介說了這房子不會漏水的,但是你錄音了嗎?沒有任何的證據,你這個時候,找中介,基本上是屬于弱勢群體的。
小區房產維修等問題由誰負責?
在前期物業管理階段,也就是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沒有成立以前,在政府監管下,由開發商通過招標聘請物業企業。在常規物業管理階段,也就是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成立以后,由業主大會決定聘請物業企業,業主委員會具體經辦。小區的維修,在保修期之前,由開發商負責。保修期之后,日常維修維護,由物業企業負責,大修改造,由業主申請維修資金支付費用。
對房產維修,除開建設單位的質保義務外,都是業主的法定義務,專業部分由專有部分業主承擔,共有部分和共用設施設備由全體共有人承擔,物權法和物業管理條例都有規定。業主通過物業服務合同、維修合同等形式委托其他人對房產就行維修的,被委托人按合同約定承擔維修責任,不履行合同的,承擔違約責任。
物業法規定入住50%街道居委會就要協助成立業委會。但現在的街道人員有沒有履行法律的義務呢?同發展商(物業公司)擁抱一起,一只眼開一眼閉,當著什么都看不到,造成現在普片業主跟物業公司對抗。政府工作人員小一事不如多一事,就這樣拿錢不干事。
物業法規定,新建小區,物業公司一般由建設開發商引進,待小區業主入住達到50%時可由業主自發組織或者轄區居委會組織成立業委會,業委會成立后可召開業主大會,經全體業主同意與已入駐物業公司續簽物業服務合同或者終止物業服務合同。舊小區因居住業主滿員,則可由業主自自治或全體業主自發組織成立業委會或者由小區居委會(社區)組織由全體業主參與并同意成立業委會,則業委會成立。業委會在全體業主同意下可向社會公開聘請物業公司。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房屋使用維修責任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房屋使用維修責任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